未分类

华南农业大学-四季与二十四节气茶席花课 | 二十四节气花事:在茶席间收藏春芽、夏荫、秋实、冬韵 | 华农证书含金量高

节气茶席花

立冬

当北风卷走最后一片落叶,太阳到达黄经 225°,立冬踏着霜色如约而至。民谚云:“立冬补冬,补嘴空”,此时气温骤降,大地开始封冻,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言:“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三候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河面结起薄冰,泥土逐渐僵硬,古人眼中野鸡遁入大海化作大蛤,是对寒冬来临的奇妙想象。

微信图片_20250626092526.jpg

二十四节气立冬

立冬习俗里的温暖烟火

❶ 【补冬・一碗热汤暖身心】

“立冬不吃饺子,冻掉耳朵没人管”,北方地区立冬必吃饺子,韭菜鸡蛋、三鲜、猪肉大葱等馅料,在沸水中翻滚,出锅时热气腾腾,咬一口,满满的都是家的味道。而在南方,人们偏爱用当归、党参炖一锅羊肉汤,鲜香浓郁,以温热滋补之食抵御严寒,呼应着 “立冬进补,来年打虎” 的传统智慧。

❷ 【酿黄酒・时光沉淀的醇香】

“立冬酿酒,香甜可口”,江浙一带在立冬时节开始酿黄酒。将糯米蒸煮、发酵,封坛窖藏,经过漫长时光的等待,开坛时酒香四溢。古人认为此时水寒质清,酿出的酒格外醇厚,这坛冬日酿成的酒,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❸ 【扫疥・除旧迎新盼安康】

旧时立冬有 “扫疥” 习俗,人们打扫房屋,清洗衣物,意在扫除一年的晦气与疾病。“立冬扫一扫,来年病不扰”,虽带着几分迷信色彩,却也寄托着人们对健康平安的向往。

立冬花事・拈枝藏冬

DSC04844.JPG

意境营造

在花器中呈现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的冬日清寒之美。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笔下的立冬,是慵懒闲适的诗意;而范成大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写出冬日初临时的微妙变化。最有意境的当属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将立冬时节的生活场景描绘得细致入微,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温暖的小屋之中。

参考花材(以实际应节花材为准)

松枝(四季常青,象征坚韧生命力)、腊梅(花苞初绽,暗含暗香)、冬青果(鲜红果实,为冬日添一抹亮色)、银叶菊(银灰叶片,呼应冬日清冷)、南天竹(红叶与果实相映成趣)

生成花材图片.png

节气茶席花

小雪

当太阳到达黄经 240°,小雪带着轻盈的步伐降临人间。民谚道:“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此时天气更为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地寒未甚,雪量不大,故曰 “小雪”。三候 “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彩虹不再出现,天地之气隔绝,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 |二十四节气小雪

微信图片_20250626092531.jpg

小雪习俗里的冬日温情

❶ 【腌腊肉・留住冬日的醇厚】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过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腊肉、香肠。将猪肉用盐、花椒等调料腌制,挂在通风处晾晒,随着时间流逝,肉色逐渐变红,油脂渗出,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这些腌制的美味,是冬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也是游子对家乡的牵挂。

❷ 【吃糍粑・软糯香甜暖心窝】

在南方某些地区,小雪有吃糍粑的习俗。将糯米蒸熟后捣成泥状,揉成圆形,裹上黄豆粉和白糖,一口咬下去,软糯香甜,口感细腻。“小雪糍粑香,日子甜如糖”,这小小的糍粑,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❸ 【晒鱼干・渔人的冬日收获】

沿海地区的渔民在小雪时节忙着晒鱼干。将捕获的鱼洗净、剖开,撒上盐,挂在竹竿上晾晒。“小雪晒鱼干,来年有鱼餐”,这些鱼干不仅是冬日的美食储备,更是渔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小雪花事・拈雪寻冬65610c388175cdae6b67df3290f61972.jpg

意境营造

在花器中营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的冬日梦幻意境。“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无可笔下的小雪,是轻盈散漫的诗意;而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写出对雪景的喜爱。最绝的是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短短一句,便将小雪过后的清冷与静谧展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花材(以实际应节花材为准)

白色腊梅(花朵素雅,似雪花飘落)、银柳(毛茸茸的花苞,充满冬日趣味)、雪柳(枝条轻盈,点缀白色小花)、白色高山羊齿(叶片如雪花形状)、干树枝(增添冬日萧瑟感)

微信图片_20250626092535.jpg

课程信息

1. 课程时间:2025年11月1-2日

2. 上课地点:华南农业大学

  • 含材料费、教师授课费、场地费、资料费
  • 不含培训期间往返交通及食宿费,需学员自理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