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图书馆书雅茶香——读懂茶文化(第八期)公益讲座回顾
2019年8月17日下午,
怡臻原茶文化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了第八期的书雅茶香
——读懂茶文化公益讲座《普洱——陈香之味》;
本期关洁婷老师结合
《第一次品普洱茶就上手:图解版》
这本书的内容,给广图读者讲授了
普洱茶的知识与冲泡技巧。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本期讲座吧!

这期关洁婷老师茶文化公益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
普洱茶的选取与储存
普洱茶的冲泡

普洱生茶与熟茶
普洱茶是云南的地标性产品; 它以生长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之下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为原料,经过塑形、熟成、归堆、拼配、发酵等工序制作而成, 叶片宽大粗壮, 色泽褐红明亮,口感醇香浓郁。 普洱茶发源于中国, 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随着培育技术的完善与加工技术的研发,普洱茶的种类与口感日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加之其特有的消食去腻、生津止渴、除乏解困、暖心养胃、降脂降压的功效, 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普洱散茶(生茶) 宫廷普洱(熟茶)
通过对普洱茶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
普洱生茶就是指晒青毛茶,普洱熟茶是以普洱生茶为原料,
利用发酵工艺,加工而成,
也就是说普洱熟茶是由普洱生茶经过发酵加工而成的。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正确分辨选好普洱茶呢?
下面是评茶的专业知识简单化,
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选好普洱茶!
察颜观色——掌握好茶的基本特征
辨条索
好的普洱茶饼面均匀,
生茶条索粗壮完整,嫩芽比例协调。
茶梗太多、黄片多,茶叶级别较低,
说明茶叶没有经过认真挑选,茶叶品质不高。

观汤色
好的普洱茶,其汤色都是清澈透亮的,
但生、熟普洱的汤色不一样,不同年份的汤色也有差异。
普洱生茶汤色以黄色为主,普洱熟茶以红色为主。
普洱生茶有黄绿、淡黄、金黄、黄微红等,
普洱熟茶有淡红、红浓、褐红等。
但不管如何,好茶的汤色不能混浊不清。
闻香气
好的普洱茶冲泡后在空杯中都会有一种淡淡的香气;
普洱生茶的香气以清香为主,
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茶香气又有所不同,
通常有兰香、蜜香、果香等;
普洱熟茶主要的香气是陈香,
还会表现出枣香、樟香、药香等香气。
但不管是什么香气,首先要让人有舒服愉快的感受,
如果有霉味、酸味或其他异味,就可以判断不是好的普洱茶。
品滋味
一款茶的好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口感上。
口感是指口腔对于茶汤的触觉。
普洱生茶的茶汤以苦涩味为主,因不同区域的茶而差异较大,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老班章茶,其最大特点是苦涩味均衡且强烈,
茶汤口感饱满,生津快,回甘长,可以说是普洱茶的经典。
熟普洱茶更讲究入口的甜润度和滑度,
好的熟普洱茶入口后舒适感强,
在口腔中无任何突出的涩、酸、辣等感觉。
看叶底
叶底是指普洱茶冲泡以后的叶片。
通过查看普洱茶叶底,可以看出茶的用料优劣、
工艺水平、浸出物是否丰富、香气是否纯正、存放是否科学等信息。
好的普洱茶叶底叶质柔软、色泽一致、有弹性,
如果叶底硬、无弹性、色泽花杂、叶片琐碎,说明品质欠佳。
表现在熟普洱茶方面,
叶底发黑碳化或腐烂如泥都说明发酵出现问题,茶的品质较差。
陈茶之香——储存
那么我们在购买到好的普洱茶之后应该怎么存放呢?在哪里存放?
任何一种茶叶,除了前期的加工工艺影响品质外,
后期的存放环境也很重要,普洱茶尤其需注重。
水分和温度对普洱茶的品质、成分影响最为显著,
在相同贮藏时间内,提升温度普洱茶的茶褐素会增加,
增加水分普洱茶的内含成分如茶多酚和儿茶素会下降。
适当高温、低水分是普洱茶贮藏的较好条件,
能够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味,而低温和高水分则会加速普洱茶的变质。
讲座结束了是不是更期待关洁婷老师与我们分享更多茶知识呢?
解析茶叶品鉴知识科学审评茶叶论评茶的重要性我想那是每一个爱茶人的必修课


传播正统茶文化
茶艺|评茶|茶会|花艺|茶果子|品牌推广
欢迎关注怡臻原茶文化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编辑:怡臻原茶文化
您可能也喜欢

杜斯雅-东方花艺
2020年5月2日
广州图书馆(第二期)书雅茶香,读懂茶文化公益讲座 | 白茶——领略阳光与时间赋予的生命力
2020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