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杯,专业茶知识免费领| 广州图书馆书雅茶香——读懂茶文化(第七期)公益讲座回顾
书雅茶香
读懂茶文化公益讲座
2019年7月28日下午,怡臻原茶文化在广州图书馆举办了第七期的书雅茶香——读懂茶文化公益讲座《领略阳光与时间赋予的生命力——白茶品鉴与冲泡》;
关洁婷老师给广图读者讲解了有关 “白茶品鉴与冲泡“的茶知识。
下面一起来回顾一下当天的讲座吧~

讲座内容
这期关洁婷老师茶文化公益讲座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了解白茶
讲座一开始,关洁婷老师就给读者们科普了白茶的基础信息:
白茶的历史:白茶茶名的出现,迄今已有九百余年。《大观茶论》里说的白茶,是早期产于北苑御茶山上的野生茶。其制作方法,仍然是经过蒸、压而成团茶,同现今的白茶制法并不相同。
白茶的主要产区:福建的政和、福鼎。
白茶的加工工序:萎凋(并筛、拣剔)+干燥(晒干或低温烘干)
白茶的功效:
-
提高免疫力,清肺、祛寒 ,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提高免疫力
-
败火,消炎
-
三抗三降——抗辐射,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
在了解了白茶的基础知识后,读者们对白茶更为好奇了,现场,十多位读者把自己想了解的茶叶相关问题向关老师提问,关老师详细的、耐心、专业地逐一作答。
2、辨别方法
这几年,人们喝白茶的热情越来越高,无意间,品饮老白茶被当成了一种品位的象征,成为一种资深茶人的表达,
那什么样的茶才能称为老白茶呢?
怎样分辨市面上流通的真假老白茶?
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所好奇的。
针对这些大家常常遇到的问题,关老师一一讲解。
什么样的茶才能称为老白茶?
老白茶, 是指在自然状态下存放了一些时间的白茶,包括老银针、老牡丹、老寿眉(老贡眉),但是严格意义上说“老”白茶至少应该存放一定年份,才能有“老相”,从色、味、形、内质都呈现年份感。

怎样分辨真假老白茶?
从科学评茶的角度来解读这个问题:
一、看干茶
颜色:三年、五年、七年颜色有过渡
要点:条索清晰,均匀
二、观汤色
浅黄—橙黄—橙红
要点:清澈、明亮
三、口感甄别
香气高低、耐泡程度、口感厚薄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现在很多人脱口而出白茶知识;
关于“茶-药-宝”之间的转化?
白茶的“药”与“宝”是怎样来的?
怎样把“宝”识别出来?
关老师通过带来的6款符合国家标准的白茶茶样,为读者们作详尽讲解。
3、冲泡分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去分辨茶叶的品质优劣时,往往需要用到评茶知识,
其实,评茶知识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深的,
跟着关老师,几个小步骤,就能顺利掌握。

书雅茶香–读懂茶文化第7期公益讲座圆满结束!
期待下一期的见面!

传播正统茶文化
茶艺|评茶|茶会|花艺|茶果子|品牌推广
欢迎关注怡臻原茶文化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编辑:怡臻原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