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公益活动,  茶知识百科

广州图书馆(第二期)书雅茶香,读懂茶文化公益讲座 | 白茶——领略阳光与时间赋予的生命力

“书雅茶香”系列活动第二期来啦,

此次活动主要介绍的是白茶,

关洁婷讲师从三个方面带大家认识白茶

了解白茶

白茶的主要产地政和,福鼎

福鼎白茶的主要产区有白琳镇、点头镇、磻溪镇、管阳镇、秦屿镇等地,主要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亳茶

政和白茶的主要产区有石屯、东平、熊山,主要茶树品种有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云六号。政和大白茶是于1880年选育成功的,1889年始制银针。


白茶的起源

明朝《广與记》所说的“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这个时候白茶才有自己的名字。

明谢肇淛(zhè) 《太姥山志》有太姥山人种茶的记载田艺蘅《煮茶小品》载有类似白茶的制法: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且断烟火者耳……

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中提到:“白毫银针,产于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凉,功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

总的来说,到了明代的时候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白茶。


白茶的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萎凋是形成白茶特有品质的关键工序, 白茶特有的干茶色泽, 叶态及香气, 主要是在萎凋过程中形成的。

白茶根据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不同,分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四种。


介绍常用的白茶冲泡方法

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的辨别,从干茶开始,看条索,根根肥壮,看干茶色,有白毫披身,如银似雪,形如壮实的针芽;闻干茶香,蜜甜的毫香伴随着太阳的味道。

观茶汤颜色,清澈浅黄,水中还有极细的茶茸;观杯中茶形,沉浮翻飞,静置片刻,杯底如春笋般,根根直立;细看叶底,毫心多而肥,软嫩,略显黄绿。

冲泡方法对于冲泡要求是贴杯壁入水,水温要求摄氏90度左右,需静置到有茶芽下沉,滋味才为最佳。这种冲泡方法,不足是香虽高,韵不足。

青瓷盖碗和白瓷盖碗的冲泡方法,要求入水时力度要柔,轻轻浸润茶,温润泡后,再冲水,无需静置,就可以出汤,优点是滋味足,香高


白牡丹

高档白牡丹鲜叶原料一般要求采摘茶芽和一芽一叶初展,要求采得早、采得嫩,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

普通白牡丹鲜叶原料嫩度适中即可,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

因其绿叶夹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白牡丹”美名。

形态自然,呈深灰绿或暗青苔色,遍布白色绒毛。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黄绿,香气清,味鲜醇


辨别老白茶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的老白茶,这些常见的老白茶从何而来?
早年福鼎、政和等白茶传统茶厂所存的白茶
市面上出现的从国外回流的白茶
福鼎、政和等茶区当地茶农自家收藏的老白茶
新茶做旧工艺的老白茶

由于自然存放且保存得当的陈年白茶在市场上价值高于新茶, 所以现在很多茶叶加工者在原有茶叶的加工基础上增加工序以制作出类似老茶的外观和口感的产品, 充当年份茶销售, 以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

一些不良茶商和茶厂利用非正常的制作工艺将一些新茶“做旧”成“老茶”, 从而在市场中销售所谓较高的“性价比”的产品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一些不良茶商和茶厂利用非正常的制作工艺将一些新茶“做旧”成“老茶”, 从而在市场中销售所谓较高的“性价比”的产品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活动回顾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期的广图之约

在此隆重感谢

广州图书馆

广州问山茶叶有限公司

对于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传播正统茶文化

茶艺|评茶|茶会|花艺|茶果子|品牌推广


欢迎关注怡臻原茶文化公众号了解更多资讯

编辑:怡臻原茶文化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